学校的硬件设施按高职校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完成。校园布局凸显了现代科学技术要求,并传承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实现了学校科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学校教学、实习实训、文体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实现了学生专业学习和课余生活的和谐相融。学校重点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实训装备,建有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实习室及实训车间33类60多间(电子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气动实验室、MPS实验室、PLS实验室、加工中心实习区、模具加工实习区、数控车床实习区、缝纫实习室、形体训练室等),实现了学生技能培养和身心发展的有机统一。
该校拥有比较好的师资队伍。2005年有在编在岗教职工692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专业教师243人,兼职教师2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33人,高级以上职业资格173人,技师、高级技师27人,“双师型”教师140人,硕士学位13人,拥有常熟市级以上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68名,校级教学能手、技术能手71名。学校大力实施了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为目标的教师“五高工程”和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的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德才兼备的***教师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曾获得全国级烹饪技能竞赛二等奖和江苏省烹饪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张仁东老师、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铣床组一等奖和江苏省机械技能竞赛加工中心组比较好名的周伟良老师就是这些***教师群体中的领军人物。
该校2005年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125多名,其中普专560名,五年制高职3260 名,中专1593名,中技592名,高级技工958名,预备技师162名。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员3000多名,非学历培训学员约5000人次/年。学校在抓学生文化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贯彻“宽基础、大容量、强技能、敬业为先、能力为本”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的三专结合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学生各类竞赛成绩斐然,常熟、苏州市级竞赛名列前茅,江苏省、全国竞赛也屡获殊荣。学校夺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50余项,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苏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等称号。
截止2005年,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学校与本地区近百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会,50多家企业成为了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学校按企业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展“订单式”培养的规模,为企业充当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和需求人才的储备库。学校建成了江苏电大常熟学院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常熟办学点,根据省教育厅的推荐在新疆伊犁、青海、江西、苏北等地区建立了生源的输送基地,学校得以进一步扩大办学视野,进一步增强办学能力。在常熟市首届“蓝领技工”招聘会洽谈会上,出现了1020只岗位争抢学校656名学生的场面。此外学校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对二十种职业(工种)进行鉴定;建成了常熟社区培训学院,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培训和服务。
学校坚持以管理为基础、经营为手段、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速学校内涵建设,成功创建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正积极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立足高职带中职,发展中职促高职,形成高中职并举发展”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努力打造“省内比较好、全国知名”的职教品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
文章标题:常熟市技工学校就业优势如何?
本文地址:http://www.39mr.com.cn/show-92435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学校招生网_39mr.com.cn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学校招生网_39mr.com.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邮箱:dashenkeji8@163.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软文/友链/推广/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